道德讲堂主持稿汇总多篇为会员“过目不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和谐环境你我共享。深入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道德讲堂主持稿,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讲堂主持稿1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道德讲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样化。根据中央文明办要求及市文明委的统一部署,为了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道德力量,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今天我们在这里开设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讲一讲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这些故事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所以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从而为中心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由口腔科黄_带来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
下面,让我们欢迎放射科李__为大家演讲,题目是《弘扬医德医风谱写和谐乐章》
第三个环节,请大家欣赏《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
很平凡、很朴实,又很让人感动的片子,__街_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王__,她二__年如一日,始终为病人着想,“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用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医疗服务的职业信念,赢得了病人的爱戴和同仁的尊重。
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互动交流环节。
“有这样一个医生”观影心得.
今天现场的互动就进行到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同志不能现场表达。没有关系,我相信在接下来的道德讲堂中,一定会有更多人有所感悟、有所表达。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我们的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这个千年文明古国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大家都来做文明的传播者,道德的播种人。在这里我也衷心的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再见!
道德讲堂主持稿2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道德讲堂主持稿”,欢迎阅读。
小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道德讲堂主持稿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的是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课件出示)。一共有7个环节:唱首歌、看短片、颂经典、讲故事、谈感想、行善举、送吉祥。(课件出示:浪费粮食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听到了碗里的什么在呼唤呀?
(一) 唱《悯农》悯农
作词:李绅 作曲:孟庆华
演唱:小蓓蕾组合
锄禾日当午 唉...哟....
汗滴禾下土 唉...哟....
谁知盘中餐 唉...哟....
粒粒皆辛苦 唉...哟....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哟
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 唉...哟....
汗滴禾下土 唉...哟....
是的,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这么一首歌时常在我们耳边响起,让我们一起起立来唱响——《悯农》。
(前面两行的同学吹陶笛,课件播放“粮食怎么来的图片”,并配上伴奏。)
(二)看短片
(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里学习,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很幸福。或许一粒米,一滴水,对我们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影片中的人,却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看一段短片:
(播放短片)
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一粒米、一滴水对于影片中的人或许就是生命的延续,为此,有的同学还给我们算出了一笔令人惊讶的账,让我们共同阅读:(有请:容爱和卓利)(播放课件)
听了他们的计算,你们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我们感受到的是:当“一粒米、一滴水”得以聚集和累加时,那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据!
(三)诵经典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我们开创了幸福的生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搜集到并用自己的书法作品呈现的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四)讲故事
没有昨天的节约,就没有今天的富裕;没有今天对勤俭节约的继承和发扬,也将不会有祖国明天的更加繁荣和富强。
请听勤俭节约的故事:
(故事一:周总理的睡衣
(五)谈感想
听了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你们觉得自己在水、电、粮食等各方面该怎么做到更节约?
听,我们的一个学习伙伴,它也要谈谈自己的心声:
(课件出示,链接音频文件:《铅笔的叹息》:我是一支普通的铅笔。生在森林野山,长在工厂车间;为同学们服务,咱心甘情愿。谁知主人无聊,削铅笔当作好玩。五毛钱一支铅笔,几分钟剩下半段。随手又被主人扔进垃圾里。如此浪费现象,实在令人心酸。)
听了铅笔的伤心事,你们有什么感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自己在学习用具上有哪些浪费现象,该怎样做更节俭?
(六)行善举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自觉节约的小公民,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责任: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课前我们的同学变废为宝,下面有请代表们上台展示介绍。
(上台展示墙上饰品、储蓄罐、笔筒,或旧报纸做成的环保衣服等)
(七)送吉祥
同学们,看到这些作品,我们更加感受到的是:节约还是一种智慧!其他同学也动手通过变废为宝制作了一份小礼物和一张节约金点子的小卡片想赠给自己的好朋友,传递一种节约,送出一份倡议!
(请同学们起立,互赠礼物,赠完之后回到座位上做好。播放“勤俭节约歌”。)
同学们,有这么一首勤俭节约歌,歌词里有这么一句“勤俭节约是咱们的传家宝”,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行动中更好地领悟与传承!今天,我们五年3班的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祝愿同学们:厚德善行,吉祥相 ……此处隐藏3614个字……
今天在正式开始道德讲堂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有助于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来。
道德讲堂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传播身边模范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导公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学习雷锋精神,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每一场讲堂都要形成规范的“五个一”流程,即“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群众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群众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征集的公民道德“三字经”;“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由群众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道德讲堂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
我们的道德讲堂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
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职工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良好氛围。
首先,我们进入唱歌曲环节,请大家一起学唱《爱的奉献》。
他是一个重恩情尽孝道中年汉子,是一个敬业爱岗的好员工。
当家庭的负担、生活的不幸山一般向他压下来的时候,他没有退缩没有逃避。
30多年来,他忍受着丧子之痛,拖着重病之躯,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弟弟和高龄的母亲,他始终勇敢地迎接困难,坚强地面对生活,用爱心和毅力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向世人诠释一个个人间真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孝老爱亲模范舒新华的短片。
孝老爱亲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良心的凸现、耐心的考验。
这些年,舒新华同志虽然没有做什么大事,但却做了这些感天动地的事。
他坚守自己责任和义务,坚定对家庭的信念,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儿、为人兄、为人父的美德,融入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点滴生活中;他以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和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照亮命运多舛的家庭,照亮人的内心和灵魂,让人世间充满了无限的温馨、和谐、幸福和安谧。
好,进入下面一个环节,诵经典。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
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是做人的根本!
君子务本。
什么是本?“本”是个象形文字,所谓“本”即“根”,“源”,也就是“根本”的意思。
“本”字,一个“木”字下加一横。
代表树的根基,一棵树连根基都没有的话,是很可怕的。
因此,有子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君子也必须要有“本”!“本立而后道生”。
什么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就是世间真理,道就是自然法则,道就是阴阳和谐,道就是人间至善。
有子说,君子必须要踏踏实实追求自然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性的东西,才可以得道,才可以达仁。
那么,这个“本”究竟是什么呢?有子接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这里,有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孝悌。
他认为:孝悌思想是“仁”的根本和基础!
那么,什么又是“孝”什么又是“悌”呢?先来看“孝”字,在古代文字里,“孝”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代表须发长垂的老人,下半部分是一个小孩子,小孩子拉着行走困难的老人的手,是为“孝”。
“悌”者,兄弟之心也!儒家思想倡导尊重兄长,所谓长兄当父。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教育,首先就是从“孝”文化开始的,所以,我们也常说“百善孝为先”。
现在我们重新来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解释为:“追求提高个人修养,希望在世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如果其从修德入手,就能够事半功倍,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百善孝为先。
父母将子女养育成人不容易,作为子女和晚辈,应当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把尊敬、孝顺、关爱老人当作基本责任。
下面有请今天的宣讲员马斌给我们带来一段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孙锡芬的故事。
孝,德之始也。
孝顺老人,尊敬长辈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
无论你位高权重,还是位卑权微,对双亲的孝顺,对老人的尊敬,都是一个人道德标尺上不可或缺的一段标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现如今,时代楷模相继涌现,人们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
一股股暖流在互联网、在社会上涌动。
更多“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涌现,是家庭之福、国家之福、社会之福。
如何看待好人不断出现的现象?任何一位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叫好、喝彩。
这些平民英雄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哪怕是最挑剔的网民,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赞扬这些好人。
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被相继推出。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首先是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
当前,社会五光十色,究竟哪一种价值观应该弘扬?“最美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其次,“最美”人物是时代需要。
“最美”都是群众命名的,发现最美人物的过程,就是一次全社会的道德确认的过程。
其三,说明我们的社会正气在上升,道德力量在不断增长。
“最美现象”的广泛群众基础是不容否认的。
那就是大众舆论从来善恶分明,社会大众始终向上、向善、向美。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
核心价值的发扬光大要靠培养、靠觉悟、靠信念,靠相互影响和代际传承;道德规范需要全社会共同认可,共同遵守;道德建设需要社会成员互相激发,互相认同,共同提高。
只有全社会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道德建设目标才是可望可及的。
学习榜样、争当先进,向楷模学习,重点要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作贡献。
来自《论语》的训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其实一个人的未来准备就是做好本职本份的工作,完成好每个任务,塑造自己的职场品牌,本份的事情做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也就自然通畅了。
有思考更有行动,祝愿大家能够每天务本地努力、持之以恒,最终拥有成就自己成就他人的人生!
道德讲堂主持稿精选汇总5篇
你也可以在(www.)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道德讲堂主持稿汇总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