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第二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没有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饮食习惯进而演变成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是一个很讲究舌尖感受的国度,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大自然的馈赠,给了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的物质基础。其次要认识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和疆域面积很大的多家,各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全国各族人民得以品尝到各族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述了中国人民的饮食方面,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村,无论是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着同样的追求,那就是对美食的追求。这种追求足以让他们有制作出各式各样舌尖上的美食。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对于主食,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
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初看《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家乡的美食,想起母亲做的美食,“那种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远比舌尖的感受更能冲击心灵,更能让自己在感激上天的馈赠,让自己去尝试做一些食物,回馈自然、报答母亲。当今中国,城市是如
此相似,可以用来区分的也只有城市的饮食习惯和弥漫在街市上空的气味了。
中国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从这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每一种美食的产生都伴随着很多辛勤的汗水。世界上本没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各种种类的食物,但通过我们这每一位劳动人民的手的修饰,都能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人民的伟大,辛勤劳动的人民辛勤的付出,必然他们也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七集看下来,其实感触最深的并不 ……此处隐藏7366个字……的过度捕捞造成了现在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对比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但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现代人最容易缺乏环保意识,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以伤害自然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诫我们这样的行为是多么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宣扬的是餐桌回归大地,美食回归自然。
四:拍摄背后的故事--我以我血荐轩辕
看豆瓣,发现《舌尖》其实还有第8集,讲的是镜头背后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满人情味儿充满原始风格的好纪录片,自然离不开幕后的那些英雄们:导演,制片,策划,还有那扛摄像机,跋山涉水的人们。我不懂摄影的技术和原理,但我能从片中一些拍摄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创意。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边远的深山村落,他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细心地捕捉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
我没有特意去追踪拍摄幕后的花絮和内幕,但我还是无意间发现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后部分的过年家庭场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那个大家庭,看片头介绍时我发现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摄影师。显然,2014年的除夕春节,白波家庭不仅是在分享中国传统节日上的主食、过年的习俗以及家庭团圆的故事,不难分析其实他那一刻还是处在《舌尖》这个作品的拍摄过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走街串巷,随船出海,半夜出动,寒冰拍摄等等过程的艰辛和付出。正因了这些人的真诚努力,我们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第五篇:张姗的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书香燕京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海淀区 北师大三附中 高二(6)班 张姗指导教师:潘虹 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不仅让每个观众都深深地感受到各地的饮食文化,更让大家有了对这些地方的向往,让有些在外奔波的人通过看自己家乡的食物从而怀念起自己的家乡,被这个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精神所感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却更加偏爱老北京的小吃。
我,一个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人,我以北京为荣,我深爱着这片沃土,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不仅仅是因为她经济上的繁荣,不仅仅是因为她悠久的历史,我最欣赏,最喜爱的,是那经过老一辈的人用创新的北京精神发明出来的老北京的小吃,这不仅仅是让人填饱肚子的食物,更蕴含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了解了老北京的食物,就能更好地了解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但并不是中国经济最最发达的地区,她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以文化交流、政治为主的中心,而并不能把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因为那样,北京的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在我看来,北京就像一个花园或公园,供她的家人和国外友人来这里欣赏她的风姿,回顾她那悠久的历史,感受她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外国有人来到北京,可以不去看北京的名胜古迹,不去各种博物馆参观,但一定要来品尝老北京的小吃,这样才能更好的体味北京的文化。
北京人都很讲究舌尖感受,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大自然的馈赠。在
我心目中,北京的小吃当之无愧是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纵使只是穿
肠过,纵使只是浅尝辄止,留给舌尖却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
江南北,各式美食遍布全国各地,但心中那久久的京味儿只有老北京
的小吃才能给予的。
早年,也就是五十多年前,被称为“北京人”要具备四条标准:
“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而这里所谓的“佳
馔”,不看值多少钱,要的是个有滋有味。南于北京小吃来说,就是
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就炒肝来讲,北有鼓楼“姚记”之盛名,南有前
门“天兴居”之名声。“姚记”的炒肝加包子永远是老北京人的首选。
老北京人还有一个最爱就是豆汁儿,豆汁儿是考验你味觉极限力
的一款饮品。说到豆汁儿,就一定要去远近闻名的老磁器口豆汁儿店
传统风味小吃。那里的豆汁儿最正宗,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
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
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
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
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
除了独特的风味,北京小吃制作中的表演性,更让人流连忘返。
卤煮火烧“明案”操作,让食客赏心悦目,未曾动箸,眼睛已自“进
食”不断。若是亲眼目睹厨师在卤汤锅前忙碌的情景,再听到从热炉
膛里奔外捡煤球的事儿便不觉得稀奇。那锅热浪翻滚的卤汤,与刚从
自来水管子接的凉水并无二异。只见厨师不时把手探将进去,随心所
欲地在锅中捞取各种卤品,其动作之泰然,神态之平静,令人叹为观
止。 卤品置于案头,切法已在心中。火烧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给刀。
小肠花样分断,肺头剁烂筋脑。一阵眼花缭乱之后,各种卤品已然分
门别类码放碗中。最后,厨师舀起一勺浓浓的卤汤,慢慢淋落在层层
叠叠的卤品之上,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杀青。可别小看浇汤。汤少
了,卤品不能入味,吃来味道太淡。汤多了,将“货”淹没,又丢了
碗中风景。
除了这些,门框锅贴,门钉李的肉饼,东兴顺爆肚张,北新桥卤
煮,北平羊汤馆,丰年灌肠,白记切糕的驴打滚,奶油炸糕,糖火烧,
豌豆黄等等,都是久负盛名的老北京小吃,他们体现了老北京人的智
慧,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小吃,北京文化。
但现在不论到哪里总会有各类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麦
当劳之类,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充斥着各类食品添加剂,或许在我们品
尝西式美食的同时,可以想想传统的老北京小吃不仅给我们五脏六腑
不一样的享受,更给我们饮食安全,让我们学会善待食物,讲求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
但舌尖上的中国选取素材的区域纵贯南北,涉及北京的内容很
少,常常一笔带过,或是作为描绘其他区域食材的引子。但这并不妨
碍我欣赏北京的人和小吃,真正的美味从不需要讲出来,只要你深入
北京,深入民间,就会发现真正的传统,真正的美味。老北京的小吃
也体现了北京精神里的创新和包容,老一辈的人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
神才发明了这些独具特色,他们将北京特有的材料和其他地区的材料相结合,互相包容,创造出来的老北京小吃被所有北京人所喜爱。
片刻,美食已在肠内九曲十八弯。良久,各种滋味却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美味和团聚缺一不可。这篇充斥的美味的土地,等待着更多的人来发现她,了解她,爱上她。我爱北京,但我更爱北京一无二的小吃,独一无二的文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