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毛泽东《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实践论》题为实践,但其论述的过程始终不离开认识,文章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读完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实践论》充分论述了知行统一的观点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二、《实践论》教给我们对待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在做事的时,需要不急不燥、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的问题,理解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离不开实践。具体地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三、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
在应对、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属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的描述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从感性上对其进行整体感知。其次,要观察事物的内在属性,探寻事物的内在属性,尽可能地多举事物内在特性之间的各个要素。任何一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结合作用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其根本性的东西。我们在认识事物发展的时候,不仅要分清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地位,运用普遍的、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之。对事物的外在形式,表象的东西进行观察、分析进而上升到事物内部特性的认识,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论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现实践论第一次飞跃之后,我们应该将实践认识理论返回的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考验,进一步去指导实践。我们学习、认识、观察事物过程就是理论联系指导实践的过程。我们学习别人的正确的东西,用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反之,我们在实践的同时也检验了别人理论的正确与否?重复往返,不断深入。
四、实践要区别于不同时空
因为不一样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一样的实践,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一样的时期、地点,进行不一样的实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反对认识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在认识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依赖于感性认识,我们必需坚持反对“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经验是靠不住的。我们也要反对“经验论”,“经验论”错误在于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是建立在感性知识之上的,感性经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感性经验最可靠。这两种认识错误对我们都是不利的。而认识要完全地反映整体,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用脑子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习《实践论》后,给予了我许多启示: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要做到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需应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要提高自身认识,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还要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新视野,不断探索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做到看清对象,有的放矢,对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想付诸行动,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素质的能力,争取做有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