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队亚冠挑战:逆境求变,知难而进或随波逐流?
记者陈永报道,随着上海海港队在客场以1比4不敌横滨水手,以及上海申花队在客场以0比4输给川崎前锋,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旅程。这场比赛结果不仅令中超俱乐部和球迷感到失落,更是引发了对联赛现状的深度反思。
面对现实,金元足球时代的辉煌已成往事,中超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正快速下滑。改制后的亚冠联赛中,中超球队的实力定位已明显下滑至东亚区的中游偏下位置。要想杀入东亚区8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一点运气;而想要更进一步,跻身亚冠精英联赛8强,更是难上加难。
展望未来,中超面对亚冠的挑战,知难而上与随遇而安成为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外援的质量。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或许会让2025至2026赛季的亚冠联赛更加困难。外援的身价下降,体现了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而这已经是从2019年开始的长期趋势。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金元足球时代,中超俱乐部大多选择赴欧洲进行冬训,寻找高强度的热身对手。但现在,大多数中超球队选择在国内训练,热身机会和赛事的热身质量都大大降低。这也导致了中超球队在亚冠赛事中明显不适应比赛节奏和强度,尤其在面对日本球队时,这种情况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本赛季为例,中超球队在亚冠赛事中的表现基本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当时的中超虽然有本土球员的出色表现,但对手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然而,与现在相比,那时的外援水平远不及现在。现在的困境主要在于外援的成色不足。
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是影响中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青少年足球正处于低谷期,00年龄段前后国青、国少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虽然05后一代展现出复苏的迹象,但他们的比赛积累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影响中超的竞争力。
面对亚冠的挑战,各方普遍存在悲观的态度。但我们必须明白,亚冠不能随便放弃。国家一直重视国家队的建设,因为国家队是中国足球的颜面。同样,亚冠也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因此,对待亚冠我们仍需全力以赴。
要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短期内我们只能通过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来寻求突破。但这也并非易事,因为中国足协有意增加外援名额却遭到了俱乐部的反对。此外,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大多依赖地方政府,自身提升投入的难度极大。因此,我们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来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
长远来看,增加外援、提升联赛规模都需要职业联赛的稳定和健康。这需要我们逐步解决中甲联赛的问题、扩军并完善各级联赛的体系、增加外援名额的同时给本土球员更多工作机会等步骤来实现。
总之,面对当前的困境和未来的挑战,我们需积极应对、全力以赴。虽然道路艰难,但只有我们不放弃努力,才能为中超的未来赢得一线生机。同时,我们也要正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稳步推进改革以实现长远发展。